来源信息
《歪教书》(传统相声集) 叶利中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甲 人不伤心不落泪。
乙 是呀!人不伤心就不会哭嘛!
甲 那可不一定,哭得分三种。
乙 哪三种?
甲 有声有泪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有声无泪谓之嚎。
乙 呕!
甲 前两种都是发之肺腑,出之内心,也就是真正伤心,唯独后一种是干打雷,不下雨。
乙 呕?不伤心,嘴里瞎嚷嚷。
甲 是呀!
乙 可这种人也不常见。
甲 我就看见过。
乙 谁呀?
甲 我二舅。
乙 你二舅?
甲 是呀!不务正业,整天跟酒肉朋友一块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有一次,一位朋友死啦,给他捎来了一封讣文。从接讣文这儿起就开骂。
乙 骂朋友?
甲 “嘿!早不死,晚不死,他妈的单单等我才给了房钱他死啦!”
乙 朋友死啦,挨着房钱什么事啦?
甲 家里不是没钱啦嘛,得送分子呀!
乙 没钱就甭送啦!
甲 甭送?哪二天谁还跟他交朋友呀!平时常见他跟那朋友走的挺近乎。
乙 瞧这分虚伪的应酬。
甲 没办法,把被窝当了两块钱,去送分子。心想:先把分子出喽,回头找别人借两块,再把被窝赎出来。
乙 这图什么的呢?
甲 当完了当,也没回家,拿着钱就出分子去啦!可是这张当票没处放。
乙 放在口袋里不就得了嘛!
甲 那哪儿行呀!放在口袋里,等会一摸钱,连当票都摸出来啦!象话吗?
乙 哪怎么办呀?
甲 他有主意呀!把当票往袖口里一放,龙抬头袖口一卷,谁也看不出来。
乙 嘿!难为他这么想的。
甲 到了那儿,先到帐房,“辛苦,辛苦,劳驾您给我写两块。”出完了分子,往里就走,一边走一边摸手巾。
乙 干么呀?
甲 到棺材前比划比划呀!
乙 好嘛!
甲 走到棺材面前,头一低就嚎上啦,“哎哟,大哥呀!你怎么先走喂,哥俩没好够呕!哥哥㗒!”一边哭,一边拿脑袋楞往棺材前边碰。
乙 干么往棺材上碰呀?
甲 哭死的给活人看嘛!“大哥呀!我也跟你去吧!我也跟你去吧!”可巧这口棺材是白碴,还没上漆哪,前头有点没刨平,有个倒碴。他这么一碰呀,把头发挂住啦!“哎哟!大哥,活着时候咱们哥俩可不错,我不去。”
乙 啊?
甲 他这一嚎呀,谁也劝不住,只有招待员过来一句话,他就不嚎啦!“止哀吧,前边摆席啦!请入坐吧!”(哭着说)我在哪吃呀?
乙 啊?没忘了吃呀!
甲 哪能忘的了吃吗!到了前边,一入坐,他就不客气啦!支喽!先来一杯酒,左手拿调羹,舀了一调羹松花;右手拿筷子,夹了一筷子酱肉,一块儿来。
乙 干么这么急呀?
甲 两块钱得吃够本呀!
乙 好嘛!
甲 刚刚吃了三筷子菜,伸手端酒杯一看,这回眼泪可真下来啦!这会儿怎么会哭啦?
甲 刚才他在棺材前边嚎的时候呀,一跳一蹦,没留神,把龙抬头的袖面甩下来啦!当票没啦!那眼泪还不下来?
乙 哟!
甲 他一想:这可糟啦!我那床被窝值十几块呀,才当两块钱呀!没当票怎么赎呀!得找找。刚才在棺材前边嚎的时候一抖落,甭说一定掉在那儿啦!找找去吧!端着酒杯就奔棺材那儿去啦!一边走一边说:“没喽,没喽!”朋友们都伸大拇指,“瞧瞧,交朋友照这样的交,甭说过去一定跟死鬼常在一块喝酒,现在端起酒杯来,想起死鬼来啦!咱们去劝劝。”
乙 啊?
甲 “没喽,没喽!”朋友说:“是没啦!可您也别太伤心。”人死啦可不是没啦嘛!
乙 这是哪跟哪儿呀?
甲 “没喽,没喽!”“止哀吧!人死不能复生,您要保重身体呀!天太热呀!”“不热,晚上还冷哪!”
乙 是呀!没被窝盖还不冷。
甲 “您别哭喽,已经死啦!”“没死,刚当的。”
乙 呕!还是当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