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卖宝剑 - 叶利中、张继楼整理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小段汇集》薛永年、陈新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唱戏可不容易。

是呀,得坐过科。

我就是科班出身。

噢!您是科班出身,哪个科班呀?

富连成。

好科班呀!您是哪一科的?

喜字科。

老先生。

那倒不敢当。侯喜瑞、康喜寿、雷喜福、陈喜星,我们都是同官。

师兄弟。人家叫喜福、喜寿、喜星,您叫喜什么呀?

我叫洗澡。

洗澡呀?您上澡堂子吧!

上澡堂子干什么呀?

您不是洗澡吗?

我叫喜藻,水藻之藻。

好嘛,吓我一跳!您现在哪儿搭班呀?

没地儿。

怎么没地儿呀?

我唱戏粗枝大叶,不负责任,没人敢用。

哦!净出漏子呀!

呃!您别看净出漏子,但我能找补上,前台观众听不出来呀!

那后台的同行听着可别扭呢!您都出过什么漏子?

一会儿也说不完。我找个典型的说给您听听。

您说说。

解放前,有一次我在“长安”唱《文昭关》,我的伍子胥。

角儿呀!

当然啦!我下了后台,前边的《打店》都快下来啦!

那您就快点扮戏吧!

扮戏?我还没过瘾哪!找个安静点儿的地方,翘着二郎腿先来根“三炮台”。

啊!你就下了戏抽吧,来得及吗?

我扮得快。我一边抽,跟包的一边催:“老板,您快点吧!还有五分钟就该您上啦!”我说:“不忙,不忙。”

还不忙哪!

剩下三分钟我才扮。喊哩喀喳,先化装,跟着穿箭衣、马褂,勒头。场上都打了长锤啦,我还没穿厚底哪!

谁让你净抽烟啦!

我穿上厚底往上场门就跑。一边跑着一边挂髯口。

瞧您这份忙乎劲儿。

我挂上髯口,刚要出去,这么一摸,糟啦!还没带宝剑哪!

那怎么办呀?

带私房的来不及啦!好歹上场门那儿就是旗包箱。

放刀枪把子的。

我抓起来把家伙挎上,就出去啦!出去一亮相,摸宝剑,噫……

怎么啦?

没摸到宝剑把。

您出来的时候不是带上了吗?

是呀,怎么会没摸到宝剑把呀?我斜眼往下一看呀,带倒是带上啦,带错啦!带的不是宝剑,是腰刀。

对啦!腰刀把在后边嘛,你当然摸不到啦!没关系,凑合这一

场,下场再换。

别的戏要是带错啦,观众还可能不注意,也许看不出来。惟独这出戏可不行。

怎么?

这出戏前边有四句流水,唱的有宝剑的词呀!

怎么唱呀?

(唱)“过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好似滚油煎,腰中空挂三尺剑,不能报却父母冤”。带着腰刀唱宝剑,那还不给叫倒好。

那怎么办呀?

我把词给改啦!

怎么改的呀?

我灵机一动,把言前辙给改成幺条辙啦!(唱)“过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滚油烧,中途盘费花没了,卖了宝剑换口刀”。

噢!进了拍卖行啦!

(叶利中、张继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