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息
《歪教书》(传统相声集) 叶利中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0
甲 过去说相声,出堂会,得会说几句吉样话。
乙 是呀!人家有钱有势,您不奉承几句下不了台呀!
甲 说个什么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呀!要不然说几句喜词呀!
乙 说什么喜词呀!
甲 家有千顷靠山河。
乙 大地主。家有千顷靠山河,不怕干涝。
甲 父作高官子登科。
乙 封建官僚。辈辈为官,他们听着高兴。
甲 堂上一呼阶下诺。
乙 使奴呼婢,剥削穷人。
甲 寿高八百不算多。
乙 日子过得舒坦,不想死啦!
甲 过去彭祖寿活八百多,现在可没有啦!
乙 彭祖寿活八百,不过是民间传说,哪儿真的有活那么大岁数的人,现在能活到一百岁的人都很少见。
甲 据说,乾隆下江南见过一位高寿的。
乙 多大岁数呀?
甲 一百四十一岁。
乙 够瞧的。
甲 乾隆还特地写了付对联送给他。
乙 怎么写的?
甲 上联是: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乙 下联呢?
甲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乙 怎么讲呀?
甲 都说这位老人活一百四十一岁。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花甲是多少岁数呀?
乙 人生六十花甲子嘛!六十岁。
甲 是呀!花甲重开就是两个六十岁。
乙 二六一百二。
甲 外加三七岁月,三七二十一。
乙 对!整一百四十一岁。那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甲 人生多少岁是古稀呀?
乙 人生七十古来稀嘛!七十岁。
甲 对嘛!古稀双庆,两个古稀。
乙 二七一百四。内多一个春秋,加一岁,
乙 一百四十一。嘿!有意思。
甲 所以说,上下联都是说这位老人,一百四十一岁。
乙 这也就是这么一个传说。谁见过啦?
甲 我就见过。岁数比这个老人还有大的。
乙 在哪儿呀?
甲 东北宽甸县,阮国长。
乙 多大岁数呀?
甲 一百五十六。
乙 这位老人家,鹤发银须,穿件蓝布大褂,头上梳了个冲天的小辫,栓着红头绳。
乙 啊?
甲 我一看就奇怪,这么大的岁数,还梳冲天的小辩呀?
乙 是呀!
甲 我得问问,我过去请了个安:“老大爷,您高寿啦?”“唉!还小哪,一百五十六啦!”“您都一百五十六啦,怎么还梳冲天的小辫呀?还栓着红头绳呀?”“这不是我栓的,是我妈妈给我拴的。”
乙 啊!还有老太太?
甲 “老太太还在?老太太高寿啦?”“一百九十二啦!”
乙 大他三十六岁。
甲 他一定不是头生,上头一定还有哥哥姐姐。
乙 好嘛!
甲 我说:“这可是稀奇事,我得去见见老太太,给她老人家请安去。我回到北京好说古去。”“嗨!你来的不凑巧,我妈没在家。”
乙 上哪儿去啦?
甲 “上我姥姥家去啦!”
乙 啊?
甲 “嘿!真有意思,你姥姥今年高寿啦?”“二百四十六岁啦!”
乙 二百四十六?
甲 还好,幸亏还差四岁。
乙 怎么?
甲 要不成了“二百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