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字儿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二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您念过书吗?

念过几年。

您很有学问哪?

学问可谈不到,眼边前儿的字倒认识几个。

那好,考您个字,认识就说认识,不认识可别胡蒙。

好,您写。

看着啊!从这头儿起拉过来到这头儿一顿,这字念什么?快说。别蒙啊!

哎呀,这个字可深了。这个字许是念“一”,对不对?

说准了,别犹疑,到底念什么?

哼,念“一”。

嗬!不含糊哇?真认出来了!对。在“一”字上边再加一横儿?

“二”呀。

啊!“二”字你也认得。再加一横儿?

“三”。

哎呀!你别是大学教授吧?

我呀!认识个“三”字就是大学教授哇?

三字中间加一竖儿,两边不出头儿?

这念“王”。

你非是圣人不可!

我剩饭,还圣人哪。

王字旁边加一点儿?

“玉”。

太对了,这边儿再加一点儿?

这是古写的,还念“玉”。

好嘛,你连古字都认识?嗯,王字加四十八点儿?

这……这不认识。

王麻子!

王麻子呀!那李字凑四十八个点儿还李麻子哪?

你长学问了!

我呀!这叫什么学问哪?

跟您开个玩笑,真要考,您不一定认识。

没那事,你写出来我就认识。

这字念什么?

你写呀。

一“十”字儿,一“口”字儿念什么?

一个“十”字,一个“口”字(做思索、用手比划),这个字念“古”。

哪个“古”?

古今的古。

不对,这字不念古。

念什么?

“田”。

田?

啊,田地的田嘛。(比划)一个口字,里边一个十字不是念田吗?

噢,你把十字搁在口里边去了?

唉,“田”。

我考你一个你也不认识。

你写。

一十字儿一口字儿念什么?

“古、田”?

不对,念“由”。

噢,十字出头儿啦?

你也不认识吧?

考你一个,一十字一口字念什么?

“古、田、由”?

不,“甲”。

搬下边出头儿了?我再写一个,一十字一口字?

“古、田、由、甲”?

嗯,“申”。

上下出头儿了!一十字一口字?

“古、田、由、甲、申”?

“叶”。

哪个“叶”呀?

简写的“叶”,这边一个口字,旁边一个十字。

嘿!又挪边儿上去了?我说你还有完没完啦?

我再说一个你看念什么字?“天没有它大,人有它大”,这字念什么?

不认识这字。

糊涂了,刚才认识,怎么这么会儿又不认识了?

这字念什么?

一二的一呀!

人有它大,天没它大,怎么念“一”哪?

你写个人字儿,要加一横儿这字不是念“大”吗?

念“大”。天没它大呢?

天字把上边那一横去了不是大字吗,这就是人有它大,有一横念大,天字没那一横儿也念大。

一道儿的一?我说一个。“上不在上,下不在下”,这念什么?

不认得。

你也糊涂了不是?这还念“一”呀。

怎么?

上不在上,这个“一”字不在“上”字的上边;下不在下,要写个“下”字,它又不在下边,那不是“一”吗?

行啊!

什么话哪,有学问。

你再听这个:“一撇儿一捺儿一撇儿一捺儿一撇儿一捺儿。”

不认识。

这字念“众”,群众的众。

仨人字?

对,简化字。

你听这个:“一横儿一竖儿,一竖儿一横儿……”

没这字。

嗯?这字写得了念“国” [1] 呀。

[1]:俗以书写“口”代“國”字;“國”的简化字应作“国”。

一个大口?

哎。

那国家得有人哪?

再把你写的众字搁我这大口字里就行了,国家有群众。

行,你再听这个:“一钩儿一钩儿又一钩儿,一点儿一点儿又一点儿,左一撇儿右一撇儿,一撇儿一撇儿又一撇儿。”

什么字这么乱哪?不认得。

这字念“参”,参观的参。

那怎么会一钩儿一钩儿又一钩儿?

你要写“参”字,不是这么写吗?一钩儿一钩儿又一钩儿,一点儿一点儿又一点儿,左一撇儿右一撇儿,一撇儿一撇儿又一撇儿!

先钩钩儿后点点儿呀?你听这个。

说。

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儿,一竖一横一竖一横一竖一横儿。

你哪儿那些横竖?

你的勾撇儿也不少。

不认得。

这是亞洲的亚字。

那怎么一横一竖?

你看啊。(比划)

嘿!多麻烦,谁还这么写呀?

你那参字也不写仨钩儿了。

你再听这个啊:“叭!刷!呱呱呱,叭叭叭叭。”

什么乱七八糟的?

一点儿也不乱,这是为人民服务的为字。

为字怎么说什么“叭”,“刷”,怎么写?

叭!那一点儿,刷!那一撇儿,(比划)呱呱呱,底下那四个点儿叭叭叭叭。

这哪儿是写字呀?他这儿拽(zhuāi)字哪!

不论怎么说,这个字你没认出来。

你听我这字:“一个不出头儿,两个不出头儿,三个不出头儿,不是不出头儿,都是不出头儿。”

你怎么这些头儿呀!

这就是一个字。

这字念什么?

这念“森”。

森林的森?“森”字哪儿那些个头儿呀?

仨“木”字念森呀,“木”字不是一个“不”字出头儿吗?这就是一个不出头儿。

噢,就是一个“不”字出头儿,两个不出头儿?

两个也是“不”字出头儿呀;三个还是“不”字出头儿呀?不是“不出头儿”,都是“不”字出头儿!

嗐!瞧这麻烦。“正午对时”,打一字。

这字我知道,十二点。

不对,那成仨字啦?我这是一个字。

那……噢,这字念准?

怎么?

正晌午对时,这表不是走得准吗?

不认识别瞎蒙啊。

那不认得,这字念什么?

这字念“斗”。

“斗”?

升斗的斗。你看那“斗”字不是十二点儿吗?正午对时是十二点。

我说一个:“大姑娘的妹妹。”这字念什么?

二姑娘。

这字念“姿”。

噢,“姿”?

姿容秀丽的姿。

怎么应当念“姿”哪?

大姑娘的妹妹,当然是次女了,你写一个“次”字,底下写一个“女”字,那不念“姿”吗?

啊,考不住你呀?这回呀,我不说了,拿我这人比一个字你能认识吗?

也可以。

瞧着:我身子站直了,这扇子算一横儿放在我脑袋上,两胳臂一伸直了,我脚尖往起一跷,这字念什么?

你等我仔细瞧瞧,一横儿两横儿,身子算一竖,脚尖儿一跷,啊!这字我认识,这念“于”。

嘿!连我这脚尖儿跷起这钩儿都瞧出来了。

你脚往起一跷我就明白了。

我原封不动,把脚收回来,这字念什么?

就把脚收回去呀,这字念“干”。

不念“干”,这是和平的平。

“平”字还有两点儿哪?

我这儿俩耳朵哪?

啊?你把耳朵也算上啦。

这不是两点儿吗?

我比一个字你也不认识。

你来吧。

我站直了,然后哇,我两个胳臂这么一来(端肩垂臂)这字念什么?

你这胳臂得伸直了哇!

不,就这样儿。

(比划着想)你这字念“巾”,毛巾的巾。

不对,这字念“吊”,吊起来的吊。

吊字上边还一个口字哪。

那么我这嘴哪?

啊!你怎么把嘴也算上了?

你怎么把耳朵也算上了?

你瞧,这字念什么?我站直了,两手这么一来,(叉腰)这念什么?

叉腰儿,这念“中”,上中下的中!

这是申请的申。

“申”字中间还有一横儿哪?

我这儿还有裤腰带哪!

噢,这儿哪!

(侯宝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