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 -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复制本页链接

**来源信息**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第一本] 主编 刘英男 副主编 贾德臣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那天哪,跟我们街坊打起来了。

因为什么呢?三辈子修不着好街坊啊!

我也知道,远亲不如近邻。住在一个院儿,关上门一家子一样,那才对哪。就我们这院儿,真正九反之地。

怎么了?

跟您说,我们院儿是大杂院儿,他们都欺负我。

您说说,倒是因为什么?

我要是说出来,不但我有气,连您都得生气。

你们家的事情,我何必生气哪?

那天早晨哪,他们那屋炖肉,那屋就包饺子。过日子吃饭比个什么劲儿哪,那屋炖着,那屋包着,那屋就涮着。

您这屋里哪?

就愣着。

怎么就愣着?

没饭。

那没法子,您出去奔饭去。

奔来就吃,奔不来没法子,就饿一顿。紧紧裤腰带出去,腆胸叠肚让人看不出来。

这对。

小孩子不懂那个,上人家那儿瞧嘴,看包饺子怎么包,怎么煮,怎么吃,让人多讨厌。

没法子,孩子没吃饭。

好比咱们住街坊,我这屋没饭,您那屋包饺子,我孩子上您那屋里去,您应当怎么办?

那没什么说的,把孩子抱到炕上,捞一碗饺子:“宝贝儿,这儿吃吧。”

您听听,这还像句人话。

这怎么句话?

我生气。

生气别冲我来呀!

我们这街坊不这么办,他就让我们这孩子瞧着,连理都不理。可惜这老帮子这么大年纪,我们孩子管她叫奶奶!我们那孩子直问她:“奶奶,您那饺子什么馅儿呀?好吃吗?”这老帮子说不好吃,这不是亏心嘛!不好吃你吃?那还不算,往外轰我们孩子:“宝贝儿,家去吧,回头烫着。”我们没吃怎么烫着?你们吃不怕烫着?

您这孩子人缘儿也不老好的。

你说咱听着多难过。什么话咱也不能说,咱要一说落个咱穷的。把咱孩子喊过来,没错了吧?

这是正理。

“过来,干吗瞧嘴呀!没见过?那叫包饺子。有什么新鲜的,吃过嘛!小宝贝儿,那玩意儿吃完了转腿肚子怎么办?”

这可不像话。

不像话我也说了。

您孩子哪?

喊过来了。

过来就完了。

我完了,老帮子那屋骂闲街。

你招的嘛!人家说什么?

指着她们孩子:“吃吧,宝贝儿。这叫包饺子,羊肉白菜,小磨香油,头号白面。明儿还吃这个,剩下给你炸着吃。吃饱了好顶着转腿肚子!我吃了六十多年了,一回也没转过。吃不上一着急就许转了。”

招出来了没有?这要是打起来怨谁?

我什么话也不说,我们也吃包饺子。

这个对。

吃。

吃吧。

吃什么吃?没钱!

没钱就别吃了。

到我亲戚那儿借来一块钱。

不借没办法,先吃一顿吧。

先买五毛钱羊肉。

干吗买那么多肉?

孩子大人的,总也摸不着顿饺子吃,好容易吃顿饺子,还不让它肥着点儿。

这话也对。

一毛钱香油。

这就六毛了。

两棵大白菜,葱、姜、醋、蒜又去了两毛五。一块钱?

八毛五了,还富余一毛五。

这一毛五我得摆摆谱儿,打一毛钱酒,买两根儿烟卷儿。

怎么买两根儿?

多买没钱了。买仨子儿花生米,给孩子买块糖。还有四个铜子儿。

得,全花了。

把门开开,让我女人剁肉,跟街坊比着。

比着干吗呢?

他们六口人不就买一毛钱猴儿肉嘛!我们四口人吃包饺子五毛钱肉怎么样?

何必哪,各人吃各人的。

这叫斗气儿。让我女人剁肉,使劲剁。

这是干吗哪?

炕上放个小桌儿,斟上酒,喝一盅儿吃俩花生米。再斟上酒,喝两口,搁着。

快喝吧。

不能喝了,再喝就没了。

对,一毛钱酒不禁喝。

点根儿烟卷儿。蒜砸得了,对上醋,筷子一放,和弄和弄,嗍了嗍头儿,喝口酒,净等吃饺子。

吃吧。

没面。

这可没办法,都让肉钱占去了。买面去吧。

这儿还有四个铜子儿。包几个?

那怎么办?

赊面去。

除了借就是赊。

把面口袋往腰里一围,到面铺跟掌柜的客气:“掌柜的,买卖好。刚从老家回来?家里庄稼都收了吧?家里好?您这买卖多兴旺。您这气色多好,满面红光,要发财走运的人看得出来,今年准开分号。内掌柜给您生个大胖小子,双喜临门。家里阖家欢乐,您的买卖日进斗金,内和外顺,诸事顺心,招财进宝,黄金万两。”掌柜的乐了:“好,好,借您吉言,不赊账。”

得,得,大概齐您都闹熏(xùn)了。

我说:“后天我给钱。”掌柜的说:“这您原谅,不是我们死秧,我们东家有话儿,谁也不赊,谁赊谁得往外垫钱。我要有富余我给您垫,我一点儿富余也没有,我拿什么给您垫?对不住您哪!”

说什么话也不行了,这话关门儿了,您别处赊去吧。

别处更赊不出来了。

这怎么办?

回家睡觉,明儿再吃,两顿搁在一块儿并头吃。

那睡得着吗?

都睡不着,我倒睡着了。

都睡不着,你怎么睡着了?

我不是有点儿酒跟这两根儿烟卷了嘛!

一毛钱酒,两根儿烟卷儿,那怎么会饱?

这是学问。你要是喝完了酒抽烟卷儿,越来越饿。

您这怎么研究哪?

两根儿烟卷儿接上一块儿抽,一点儿烟儿别让它冒。烟憋下去,赶紧喝酒,酒不够来两碗凉水,躺下睡觉就饱了。

怎么哪?

烟在底下哪,酒跟水不就在上边了嘛。

啊。

在肚子里晕晕乎乎,这点儿酒叫烟托着下不去,这叫云彩饱儿。

嘿!

后半夜儿放俩屁,坏了。

怎么?

云彩就是阴天,阴天怕打雷。雨过天晴,更饿得难受。不到四点就起来了。

怎么起这么早?

弄面去。

你没钱。

自然有主意。有我孩子玩的五六个小铁钱,手里一攥,到面铺门口一蹲,六点多钟门开了,他一下门板儿,我冲里边喊,念喜歌儿。

怎么念的?

“噢!子丑寅卯太阳开,卧龙岗上盖宝宅,协天大帝当中坐,五路财神进宝来。一送金,二送银,三送摇钱树,四送聚宝盆。摇钱树拴金马,聚宝盆站银人,银人手托八个大字:‘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大发财源掌柜的!”小钱儿往柜里一扔:“买一万六千袋白面!”掌柜的一瞧我:“你扔进什么来了?”“一万现洋,八捆金条,一百块钻石。”

这不是穷疯了吗!哪儿找去?

这么说吉祥,为好听,学徒的拿洋蜡还找哪。

那哪儿找去,小铁钱儿。

掌柜的说:“你瞧,昨儿个赊面不赊,今天早晨这儿撞柜来了,你说不给他面,他扔进这么些东西来。大早晨找麻烦!徒弟,给他㧟五斤面,甭写,回头我给钱。”我把面口袋交给小徒弟了,小徒弟向着我,昨天赊面他不搭茬儿,今天掌柜的有话,徒弟做人情。每次我约面,他都有一个制子,那个大勺往面上一㧟,上头带个尖儿,拿秤杆一平制,也是五斤。

那都制好了的了。

这回他拿身影影着掌柜的眼睛,带这么高的尖,这够七斤半。

您算抄上了。

提了面,到家一进门:“面来了!和面,咱们吃包饺子!”我媳妇和面,一边和面,一边儿说闲话:“你穷了心了,瞎了眼了,这面吃包饺子,我可没这手艺,没法儿包。”

面黑呀?

棒子面。

啊!没法包,那有什么办法,蒸窝头吧。

这要没点儿化学研究,包饺子别吃了。

还碍着化学什么了?

咋儿个买完东西不还剩四个子儿了吗?

啊。

让孩子拿着,到口儿外头砖瓦铺买四个子儿麻刀。

买麻刀干吗?

和面里。

唉,这可胡来。麻刀和石灰抹墙搪炉灶,你这是和面?

抹墙为什么掺麻刀?

为什么?石灰干了裂口儿,有麻刀较劲。

是啊,这包饺子也如是,棒子面发散,麻刀和匀了,照样拿劲。

这主意好。

包这么大个儿。

挺好,煮吧。

煮啊,外行。

怎么了?

一煮,马勺一搅,成粥了。

不煮怎么着?

锅贴儿。

也不错。

贴得了,开饭了。我们老娘拿起一个来,蘸点醋一咬,赌气子扔那儿了。我说:“怎么了您哪?老太太。”我妈说:“怎么了?你们爱吃什么弄什么,老弄韭菜馅子。”我说:“这是羊肉白菜。”“白菜?白菜怎么塞牙?”“对不住您,将就点儿吃吧,里头有麻刀。”我们老娘连吃带择麻刀。我们老娘吃了俩,我女人吃了仨,我们孩子吃了俩半。您说这叫什么日子,你说不吃点儿?饿;吃?真咽不下去。一咬一塞牙,拿手往下揪。一咽扎嗓子。我一边儿吃,一边儿掉眼泪。

真难。

我跟咽药似的……

吃了两三个儿。

我全包圆儿了。

还咽药似的哪!再有你还吃。

馅儿好吃。吃完了坏了。

怎么了?

拉不出屎来。

吃存食了,干脆,吃多了。

哪儿啊,麻刀到肚里不化。

哪有吃麻刀的!

疼得我打滚儿。第二天我到开洼地儿解手儿,吓了我一跳,拉出来四把连儿绳。

怎么拉绳子?

麻刀在肚子里接上了。

(张寿臣述 立林 立禾整理)